|
关于加快推广智慧农业的建议391
发表时间:2020-07-27 11:24 一、智慧农业应用推广背景 一是2004年以来连续十六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。近三年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、推进乡村振兴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。 二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寄语。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,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,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!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、忘记农民、淡漠农村!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,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! 三是“十三五”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。到2020年,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,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、经营、管理、服务全面深度融合,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。 四是黑龙江省实施农业强省战略,争做全国数字农业先导区。发挥国家粮食“压舱石”和现代农业基地优势,打造机械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“龙江样板”,围绕“粮头食尾”和“农头工尾”,加快粮食主产区、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数字化改造,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建设,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数字农业先导示范区。 二、农业发展历程,传统农业、数字农业、智慧农业 传统农业是人工管理,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采集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:采用手工控制实现对灌溉、水帘、遮阳网、抽风机等的控制,耗费人力、耗费时间、出错率比较高。数字农业是机械生产代替人工生产,传感数据相对单一;对获取的数据还需进行手工统计和分析;缺乏智能化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;不能做到灾害预警和应对联动。智慧农业是传感数据多样;集传感、存储、分析、联动与一体;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;智能数据处理;多样化报警方式。5G时代智慧农业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实现种植技术智能化、农业管理智能化、种植过程公开化、劳力管理智能化。 三、智慧农业发展前景 一是十三五规划我国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,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发展现代种业,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。持续增加农业投入,完善农业补贴政策。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,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,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。二是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,向农业强省、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迈进。拥有113个北大荒农场、1.95万个家庭农场、9.7万个农村合作社,国家和省级产业园45个,农业信息化需求巨大。农垦农场公司化,带来信息化升级需求。 实施绿色强农战略,提升绿色、有机食品发展水平,加强“三品一标”的认证和管理,绿色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扩大到8100万亩。到2020年,大数据、地理信息、机器人等电子信息产业“新字号”形成区域领先优势,建成1500个“互联网+农业”高标准示范田。 四、推广智慧农业在全省、市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 一是实现开放、创新、合作、共赢,形成智慧农业产业联盟;整合资源、打造平台、构建智慧农业生态体系;统一规划、统一标准、统一规范;统一认证、综合安全、数据集中、能力开放; 二是建设“智慧农业”综合支撑服务平台,搭建全省统一的数据处理、交换和协同工作的信息平台,建设统一应用接口支撑引擎系统,实现对种植、畜牧、渔业、农机、扶贫、农村社会管理等大农业综合管理与服务。三是完善村、县涉农数据采集、传输、共享基础设施。建立涵盖农业生产、经营、管理、服务和农村环境整治等环节的数据采集、运算、应用、服务体系,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应用,逐步形成基于农业云计算的大数据服务。四是建设统一指挥调度中心。主要针对突发的农业自然灾害、农业四情、农业公共卫生事件、农业事故灾难等情况进行应急响应,迅速处理,保障农业正常生产及人民生活。
|